2004年的横店,十八岁的杨幂蜷缩在剧组角落里啃着已经冷掉的包子。同一场戏中,刘亦菲的房车停在十米开外,空调外机嗡嗡作响,仿佛两种完全不同的世界在同时运转。谁也没想到,这阵微风会一直吹到二十年后的VOGUE晚宴——镜头一扫,两人之间隔着一个空位,像是给旧时光留的座位,谁也没有主动递过名片。

当年的“神雕侠侣耳光事件”只不过是序章。小郭襄的戏份被剪得支离破碎,杨幂收工后绕远路回酒店,只为避开刘亦菲被众星簇拥的正门。后来,粉丝翻看旧照才发现,2006年宣传期的合影里,杨幂的脚尖总是朝外,身体语言比官方通稿更真实地流露了微妙的情绪。

真正的裂痕是在2017年彻底撕开的。原定由杨幂出演的电影版三生三世中“白浅”角色,突然被换掉。杨幂团队连夜接到通知,据说刘亦菲在巴黎看秀时一句“国际票房更有保障”就改变了决定。三个月后电视剧播出,杨幂将“之后再无白浅”刷上热搜,像是在木头上钉下的钉子,拔掉后依旧留下印痕。从那以后,两人的代言频频撞车,从化妆品到手机,甚至连慈善晚宴的座位都要经纪人提前踩点——“要么她在左,我在右,要么干脆都不去。”

心理学者看得清楚:早年的比较伤害会在心里生根发芽。杨幂在采访里坦言,“十八岁的我没自信”,而刘亦菲也曾说,“别人眼里的幸运,其实是压力。”两人像两株植物,一个缺阳光,一个被阳光灼烧,最后都长成带刺的藤蔓。VOGUE晚宴后,杨幂删除了早期互动的微博,而刘亦菲用“专注作品”来挡掉提问。这不是仇恨,而是害怕——害怕一开口,二十年前横店凌晨四点的包子味和房车空调的嗡嗡声又会卷土重来。

现在,一个投身于王家卫繁花的电影版,饰演90年代上海的玫瑰;另一个冲进疾速追杀衍生剧,狂奔在枪林弹雨中。两人的职业赛道终于错开。在慈善晚宴的合影里,两人中间隔着黄晓明,笑得整齐得体,仿佛给往昔恩怨盖上一层光滑的绸布。观众无需去拆看针脚,只看表面光鲜就好。娱乐圈永远不缺新故事,旧日的矛盾再深,也无法阻挡下一代00后的汹涌而来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