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红军城,这座乌克兰在顿巴斯地区精心打造的三大坚固防御堡垒之一,肩负着整个乌东战线后勤运输枢纽的重任。它就像是一颗镶嵌在乌东战线上的关键棋子,一旦被攻占,将对乌军的战略布局产生致命的影响。如今,红军城南、北两面都已处于俄军的包围圈之中,犹如一只被困在笼中的猛兽,处境岌岌可危。一旦俄军全面攻占红军城,就如同切断了乌军顿涅茨克军事集群的后勤补给线,乌军将陷入弹尽粮绝的绝境。
从军事战略的角度来看,红军城的战略价值不言而喻。它不仅是一个地理上的要冲,更是乌军在顿巴斯地区维持军事存在和作战能力的重要支撑。俄军此次在红军城方向的突破,无疑是对乌军战略防线的一次沉重打击。这也反映出俄军在长期战斗中不断调整战术,寻找乌军防线的薄弱环节,最终实现了局势的逆转。

新战术显威,乌军防御体系崩溃加速
事实上,红军城的乌军防御体系原本十分强大。在守军人数处于绝对劣势,武器装备又严重不足的情况下,他们能够坚持到现在,足以证明其防御体系的韧性。然而,俄军近期使用的全新战术却成为了打破这一平衡的关键因素。
俄军每天会出动上百个突击作战小组渗透进红军城市区。这些突击小组就像是战场上的幽灵,既能搞破坏,又能够进行情报侦察。他们如同敏锐的猎手,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搜寻着乌军的高价值目标,然后为俄军远程炮兵集群和空天军打击提供精确的坐标指引。这种战术的运用,使得俄军的打击更加精准有效,大大提高了作战效率。

在俄军地面部队和空中火力的优势辅助下,乌军的火力反制很快就被压制下去。俄军突击队打进市中心之后,立马建立防线,为后续部队的进入创造了条件。随后,俄军地面部队在坦克装甲的掩护下不断进入红军城,进一步扩大了控制范围。有消息称,俄军重型武器正全面进入红军城市区,这对乌军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。
在红军城内,乌军的防御阵地被不断压缩。乌克兰守军早已失去了抵抗意志,能够突围的乌军早已撤离了阵地,无法跳出俄军包围圈的乌军则只能躲进地下工事之中,做着最后的挣扎。美国华尔街日报评估当下红军城战局时指出,俄军拥有3倍兵力和无人机优势,认为俄军将不可避免获得最终胜利。这一评估也从侧面反映了俄军在战术运用和兵力部署上的优势。

多线受挫,乌军陷入绝境
在红军城 – 米尔诺格勒双子城战线,俄军同样取得了重大进展。在米尔诺格勒市区,俄军取得大捷,乌军一夜之间损失220人,丢失63座建筑物。乌军第68猎兵旅士兵开始主动放下武器向俄军投降,这一现象充分说明了乌军士气的低落和战斗意志的崩溃。
被俘虏的乌军向俄军透露,实际上他们已有一周时间得不到补给,乌军指挥部已将他们遗忘在阵地。被困的乌军此时此刻无比绝望,没有足够的弹药支撑他们突围,食物和饮用水消耗殆尽,投降成了他们唯一可以活命的机会。这反映出乌军后勤保障体系的严重问题,以及指挥系统在战场上的失灵。

在红军城至米尔诺赫拉德一线,俄军第51集团军摩步第5旅和第9摩托化步兵旅以及俄军第80斯巴达独立侦察营也在持续发动攻势,试图在这一方向中断乌军后勤运输线路。而之前,在公路补给线被俄军封锁之后,乌军还能借助无人机向城内守军空投物资。但是近段时间以来,在俄军加强立体化封锁之后,乌军无人机投送物资的成功率大大降低,这使得城内守军的处境更加艰难。
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亲自前往红军城指挥作战,并强调七天之内将解除红军城危机。然而,就当外界都在拭目以待时,乌军增援部队在红军城外围发动的一次次反扑均以失败而告终。这表明乌军在兵力、装备和战术上都处于劣势,难以扭转战场上的不利局面。

下一步展望:红军城命运何去何从
目前,俄罗斯生怕夜长梦多,认为如今就是全面攻占红军城的最佳时机。于是每天都派出上百个突击队进入红军城市区搞破坏,搜索情报。只要发现乌军高价值目标就实施轰炸,而且俄军是直接出动500公斤级航空炸弹和240毫米重型自行迫击炮实施攻击。红军城再坚固的建筑也扛不住俄军狂轰滥炸,那些躲进地下工事的乌军还会遭受温压弹打击,处境可谓十分悲惨。
红军城内的乌军迎来了至暗时刻,许多士兵数天时间找不到食物,没有弹药就不敢走出工事与俄军正面交锋,想要体面死在战场都成为了奢望。如果乌克兰增援部队无法在红军城外围打出缺口恢复补给线,被困的乌克兰守军就要活活被饿死。

然而,红军城外围的乌克兰2万预备军队投入战场只是杯水车薪。俄军第2集团军,第41集团军,第51集团军在红军城北面,西北面和东北面全面推进,乌军增援部队在俄军火力优势面前难以打开局面。
对于此事件,你有什么想说的?欢迎大家点赞评论加关注。
注:文中插图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联系删除。

